大学开学季到了,不少人发现:自己的父母亲戚似乎“不太对劲”。
昨天还明令禁止谈恋爱,今天突然语重心长地拍着你的肩膀说:“你也不小了,赶紧找对象,早点结婚,我们想抱孙子了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昨天还往你口袋里塞零花钱,今天突然义正辞严地说:“你长大了,也该学着自己赚钱了,去找个实习工作吧!”
昨天还不允许你结交“狐朋狗友”影响学习,今天突然说:“别总一个人待着,多参加集体活动,多认识几个朋友、积攒人脉!”
上述种种,是不是你的同款父母?为啥上大学前后,父母的表现天差地别?大学,真的是人生的分水岭吗?
父母心态的180度大转弯
18岁,正好是大部分人高考结束迈入大学的阶段。从法律意义上来讲,一个人迈入成年,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、也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,确实可以算作人生的分水岭。
上大学以前,由于高考的压力,家长一般都会将“恋爱许可”延迟到大学发放,但一进入大学,又恨不得希望孩子“原地结婚”,早日成家立业。
不少大学新生的家长,开始鼓励和支持孩子自己负担生活费用,去实习、打工,赚钱,甚至有些孩子课都还没上就已经给安排上了两三个实习工作。
那些不让孩子交太多朋友(怕影响学习)的家长,开始“强制”让孩子加入各种社团、老乡会甚至是社会组织,为将来发展积攒所谓的“人脉关系”。
许多孩子根本不能适应父母态度这样180度的大转变。
由于社会和家庭的“过度保护”,导致这些孩子在生理上成年的时间节点,心理却没有成年。
此刻,父母突然要按下自己人生的“快进键”,他们显得茫然无措。
被切割的人生和集体焦虑
我们的人生,似乎总能被切割成许多部分。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就业、成家、立业、生娃(以及娃的上述人生历程)、退休……这些无数的节点和要完成的KPI和考核在等待。
从浅层上来说,是“功利心”使然。
上大学前禁止恋爱,将学历提升作为进入社会的第一张入场券,怕的是进不了好的大学,拿不到漂亮的文凭。
上大学后忙着催婚催育,怕的则是孩子年龄大了在婚恋市场“贬值”。
这种“功利心”无可厚非,但在物质逐渐丰富、选择逐渐多样化的今天,过分地被“功利心”绑架,或许会丢失更多路径尝试的可能,让一代代人陷入“同质化”。
从深层次上来看,这是一种“社会焦虑”的影射。
催婚、催工作、催“social”,不只是“大学焦虑”,而是一种全社会的集体性焦虑。
这背后, 一方面是“家庭本位”的思想文化影响,即追求世俗大于追求精神,此外也有攀比心态、从子女那里获得意义和价值感等多方面原因在共同作用。
于是,这种多重因素构建的社会集体焦虑,演化出了不同的分支:学习焦虑,就业焦虑,催婚焦虑,催生焦虑……
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当下,随着个人意识的逐渐觉醒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,不再对社会传统的约束唯命是从。
当下的社会正处在一种全新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,传统思维和新的观念不断对撞,这一过程在所难免。如何让两种观念尽可能地平稳过渡,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、包容和引导。
年龄不是人生的KPI
看看这些人:
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已经35岁,柳传志40岁创办联想,华为创办时任正非已经43岁。
再把目光投向国外,奥巴马55岁时已从美国总统的任上“退休”,而特朗普70岁才成为美国总统。
有人会说,他们和我们有关系吗?我们都只是普通人,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他们。
的确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他们一般。不同的人出身、经历、观念都不同,但却都可以选择成为真实的自己、最好的自己。你永远在奋斗的路上。
因为,当今社会是包容的,你可以在规则的范围内,肆意生长,长成你想要、你喜欢的样子。
“上了大学就要……”会有无数版本的答案,但它本身就是个伪命题,是在贩卖焦虑。
上了大学,不过也只是上了大学而已。你进入了新的环境,开始了新的学业,认识了新的朋友,收获了新的技能,这些加持于你,使你变成更好的自己,这才是上大学的意义。
或许全社会应该多一分引导,少一分焦虑,让孩子们能够在面对无数选择之时,耳旁没有嘈杂的声音,可以静下来,更多地倾听自己的内心。
来源:央视网微信公众号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