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7月10日讯(记者 解义飞)7月10日,德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、新闻发言人马健,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主要负责人孙超,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非遗科科长刘鹏,市电影公司经理彭建梅出席发布会,介绍德州市文化惠民有关工作情况。
近年来,德州市文旅局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、繁荣群文创作,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,广泛开展公益电影放映,推动了文化惠民工程走深走实。
加强文化设施建设,建管水平逐年提升。近年来,德州市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突破,形成了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美术馆、苏禄文化博物馆、大剧院“五馆一院”格局。县级两馆晋档升级也明显提升,德州市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22个,其中国家一级馆13个。德城、宁津、乐陵、平原等新建设高标准文化场馆,计划今2023年内投入使用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,目前134个乡镇(街道)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,均达三级以上标准,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%。
探索小戏小剧创演新路径,打造沉浸式体验阵地。德州市文旅局推广“小戏小剧+送戏下乡”融合模式,开展专场演出1791场。让群众“唱主角”,自编自导自演身边事,推出原创小戏286部。通过举办专业辅导培训150场,深挖红色文化资源,创作推出《干粮袋》《西征》等10余部优秀作品获省级奖项。
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,如元宵节民间文艺、庄户剧团、广场舞、群众合唱、小戏小剧展演等活动,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千余人次。2021年以来,聚焦公共图书服务供给侧改革,德州市建成城乡书房近四十家。明德书屋等3家城乡书房入选山东省最美城乡书房、“创新阅读空间”荣誉称号。
挖掘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民生实事成效。创建10个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(街道)、20个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(社区)有序推进,134个乡镇街道完成1处以上文化体验活动场所打造,打造完成152处“山东手造”非遗工坊。同时开展传统文化展演活动,市级完成11场、县级完成200余场。
开展公益电影放映,提升放映服务水平。公益电影提质扩面,一月一村一场公益电影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%,今年以来已放映公益电影近2万场。深入开展“童心向党—党的光辉照我心”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,全市共有1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,共放映红色电影500余场,观影学生达10万余人。
下一步,市文旅局将进一步聚焦群众关于文旅生活的新需求、新期待,提供多元优质文旅服务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关键词: